w308r:是没有存在感的好镜头富士XF30mm F28R LM WR Macro

怎么,“没有存在感”什么时候成了褒义词?

这种表述很多时候确实用作贬义,但在镜头这件事上,我一直认为它是莫大的褒义。

当一枚镜头在功能性能、重量体型层面都近乎“隐形”时,就说明它已经无缝地融入记录习惯了。

或许有些初入门的朋友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来举个例子,如果一个镜头体型小巧便携、对焦快速安静、远可风景近能微距、还带三防设计,最关键的是,如果它还有着亲和的视角(如35-50mm等效焦段),当这些特性糅合在一起时就组成了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一枚可以常年挂机用于扫街、环境人像、近摄静物的小巧镜头真的会让人逐渐忘了其存在。

富士官网甚至为这枚独特的镜头起了个非常“夸张”的标题:Setting a new standard。抛开这个似曾相识的描述(XF33mm F1.4R LM WR的“A new standard of Image Quality”),XF30镜头的出现确实代表了XF产品线出现了一个“既要泛用性、又要性能、还要小巧”的新物种。

9组11片(3片非球面、2片ED低色散),最近10cm的拍摄距离可实现1:1等倍放大率,滤镜尺寸只有43mm、镜头重量只有195g。是的你没看错,小尺寸及薄型片组的使用让XF30兼顾三防与泛用性的同时,重量几乎只有XF33(360g)的一半。

那么品质呢?

这个向“轻巧挂机头”猛冲的案例在实战中表现如何?

我相信很多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在近摄工况下,它光圈全开的画质表现了。关于色散抑制,我一如既往选择了在Starbucks Reserve拍摄射灯照射下的金属器皿

全开光圈时高反射金属没有出现可见的倍率色差,画面很干净。

在扫街时我们通常都很关注焦内与焦外高反差边缘的干净度,以免画面的干净度被紫边与红绿色边污染,而XF30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很不错。

接下来我们看看近摄时不同光圈下的解析力表现:

全开光圈时的表现就已经很出色,收一档光圈后反差与细节表现有些微提升,继续收缩光圈已没有明显提升。我认为XF30的解析力是可以轻松喂饱X-H2、X-T5这类40MP(4000万像素)级别的机身,使用26MP机身(如X-T4、X-E4、X-S10、X-Pro3)的用户完全无需担心镜头素质,当你装上XF30时,瓶颈就是机身而非镜头了。

而且作为一款焦内锐利的镜头,焦外光斑的处理也算得体,高亮边缘没有明显的生硬痕迹,对“富士设计”风格来说这是颇为难得的(记得上一个被我这么表扬的是定位更高的XF18mm F1.4R LM WR)。

下面来说说“泛用性”的意义与可贵之处:

在富士官网对XF30的介绍页面上有一个单词平凡出现那就是“Versatility”,你可以理解为“多面玲珑”或“多面手”的意思。

我觉得一枚镜头需要足够“多面”才能适合更多人的需求,尤其对刚入门拍照的新手来说,无需切换镜头就可以实现同场景下的多种构图景别,可以快速获得经验,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成长。

比如下面这个景别,完全无需切换镜头,带近摄功能的XF30就可以实现从局部到特写的多角度拍摄:

对扫街爱好者来说,能显现效率最大化的镜头就是最靠谱的搭档。

而对入门新人来说,可以不断尝试多种题材体验的高泛用性镜头也是帮助自己短时间快速累积经验的好工具。

我见过太多的入门新人因为忍受不了记录繁复的摄影知识与器材要诀而转身投入“手机拍摄”的怀抱,所以何不让器材变得轻松易用一些呢?

而XF30这种“降负荷与门槛、提乐趣与性能”思路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明朗的趋向与答案。

你可以在等效45mm的亲和视角下无拘无束地记录看到的事物而无需顾虑设备是否能回应你的期待(比如因为距离原因,镜头对焦对不上)。

送给所有对相机拍摄感兴趣,还在犹豫是否要入门的朋友一句话:

没有什么“一步到位”的捷径,只有一步一步地探索自己的兴趣点,真要走捷径,也只是在这期间用尽可能高效率的器材来试探自己的“甜点”在哪里,然后用更好的器材来强化它。

在我眼里,XF30就是探索期间的尽可能“增效”的好帮手,因此我把“存在感”不强的它推荐给所有想要尝试扫街,或想要出门拍点什么但目标不明确的富士用户。

真心祝愿大家能在玩耍的途中一路开心。

以上是关于富士XF30镜头体验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转发。

我是评者N大,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