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清朝大臣:是这个大臣受到清朝前期四个皇帝重用

这个人,就是清朝开国元勋索尼。

索尼的姓氏是清朝八大姓之一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

(索尼像)

索尼的父亲硕色本是女真哈达部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时,他携家眷归附。当时的索尼还只是少年。

后金建立后,由于满洲人多是马上建功业,不太重视读书。而硕色和索尼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因此受到了努尔哈赤重用,入值文馆,负责起草文书材料。并被做为使臣,屡次出使蒙古各部。年轻的索尼还被赐予一等侍卫。

索尼像所有满洲武士一样,善于骑射。在皇太极继位后,参与了攻打明朝的不少战役,并立下战功无数。

天聪二年,皇太极攻打喀尔喀,与他结盟的蒙古科尔沁部落却不积极响应,因此皇太极命索尼前去送诏书,责备科尔沁部落首领奥巴。

奥巴言称有脚疾,不方便接待,故意让人送给索尼许多财物。索尼拒绝收受,并声色俱厉地说:“你们的大汗对后金有异心,你们的食物还能吃吗?”

奥巴心里害怕,在旁人的搀扶下见了索尼,跪受了责备他的诏书。待索尼走后,他便赶紧入朝谢罪。皇太极见此,非常高兴,对索尼愈发信任。

(皇太极剧照)

天聪三年,皇太极与明朝激战正猛。皇长子豪格冲入战阵,顿时明军箭如雨下。就在这危急时刻,索尼驰马跃入,四处拼杀,终于救出了豪格。

忠心,有能力,战功显赫,这样的好员工自然受到皇太极器重。很快,索尼就被晋升为牛录章京世职。到崇德八年,索尼又被封为三等甲喇章京,成为了朝中重臣。

也是崇德八年,皇太极病逝。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立下继承人,再次引发了一场帝位之争。主要争帝位的是皇长子豪格和多尔衮两派。

索尼作为朝臣代表,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先帝有皇子在,一定要在皇子中选立新君,其他的都不能继承先帝之位”的态度。

甚至在贝勒们召开会议的时候,索尼命兵士张弓搭箭,将贝勒们开会的宫殿围了起来,其态度摆明了,如果不选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就会引发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乱。

然而稳操胜券的皇长子豪格,在这个时候却突然推让起来,以至于给多尔衮留下了他不愿继位的话柄。

尽管如此,索尼为代表的朝臣们,依然坚持要立皇太极的皇子为帝。

(多尔衮像)

多尔衮是个聪明人,他深知如果自己强行继位,不仅不能服众,还势必引发八旗内战,自己未必能胜出。因此,他退了一步,表示拥立皇九子福临为帝,自己和济尔哈朗代为辅政。这样,双方才达成了共识。

多尔衮虽说是辅政,但基本上国家大事都由他一人说了算。由于多尔衮记恨索尼,多次责难他,最终将他削爵夺官抄家,发配昭陵守坟。

索尼的春天在顺治亲政后,很快来到了。顺治感念他的忠诚,将他召回,不光封他为一等伯,还任命他为满洲首席大臣。许多事务均交由他办理。索尼没有辜负顺治的重望,在任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清朝后期的兴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顺治十八年,年轻的顺治染上天花,不治而亡。在他临死前,指定皇三子玄烨为继承人。由于玄烨年幼,他命索尼、苏克萨哈、鳌拜和遏必隆四人共同辅政。

(擒鳌拜)

起初,四大辅政大臣兢兢业业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后来鳌拜仗着自己军功显赫,在朝中飞扬跋扈。

索尼见鳌拜势力渐强,在朝中颇有想学多尔衮独摄大权的趋势,担心玄烨的皇权会受到损害,于是联合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共同上疏,请求玄烨亲政。群臣也随之拥戴。鳌拜虽然心有反对,但大势所趋,不可违,只得也请求玄烨亲政。

就这样,14岁的玄烨终于将军政大权握在了手中。这也为他后来除掉鳌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玄烨感念索尼的忠诚,封他为一等公。

同年,索尼去世,玄烨予以厚葬,并上谥号“文忠”,这可是谥号中极上等的评价,也是对索尼最准确的评价。

(参考史料:《清史稿》)